波鸿·游仙银杏世家项目完成认质认价——质变品牌力与降本双向增益
作者:波鸿集团来源:波鸿集团发布时间:2025-03-26浏览次数:129次
波鸿·游仙银杏世家项目材料认质认价过程中,遭遇供应商报价分歧、总包单位质疑等多重阻力。面对挑战,项目组在万鸿房产总经理敬明飞的统筹部署下,通过标准化流程管控、多方联动协商、成本动态优化三大核心举措,圆满完成了主要材料设备的认质认价工作,顺利推动项目在品牌价值提升的同时综合成本下降8%,为项目降本增利提供了强力支撑。
破局:建立标准化管控体系
针对材料商拖延报价、总包对价格存疑等难题,项目组率先构建“技术标准先行、市场数据支撑”标准化流程:
一是技术封样锁定品质:对消防、弱电、电缆、门窗等1000余类无价材料,联合设计院提前确定技术参数并封存样品,规避“以次充好”争议。
二是三方比价穿透成本: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,结合期货指数、周边项目成交价、厂商成本构成三维度生成基准价,压缩虚高报价空间。
突围:跨部门协同打通堵点
面对供应商“坐地起价”、总包单位质疑品牌等级等僵局,项目团队启动设计、成本、工程 “三方会审”机制。设计部提供替代品牌技术对标分析,证明标杆企业同类产品应用案例;成本部出具动态成本预警,量化品牌溢价对利润影响;工程部组织供应商现场踏勘,明确供货周期与施工界面匹配要求。通过20余次专项协调会,成功推动认质认价工作。
创效:品质与成本动态平衡
项目创新实施“成本-品牌”双维度评估模型,对每项认价材料进行全生命周期价值测算:经测算,项目整体材料成本较初始目标下降8%,品质交付标准全面提升为国内一线品牌,实现“降本不降标”。
“认质认价本质是技术与商务的深度融合。”敬明飞在总结会上强调。波鸿游仙银杏世家通过构建标准化流程、强化跨部门协同、创新成本管控模型,不仅破解了行业共性难题,更形成可复制的EPC模式材料管控经验库,为企业后续项目精益管理提供了示范样本。
文/万鸿房产 王春秀